聚焦2016年高考:高考作文我来写

发布时间:2018-05-23 13:42:44 信息来源:湛江市教育局

语文考试结束后,作文题目火了。今年网上讨论最多的就是全国卷的作文题,它采用漫画形式出题。考场上,学子奋笔疾书;考场外,众人跃跃欲试。本报特地邀约了几名本地文学、教育“大咖”现场作文并予刊登,以飨读者。

名师点评

看图写作 有话可说

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教授

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一幅漫画,要求阅读漫画进行写作。

漫画可以有多个视角,可以竖着看,可以横着看,甚至可以斜着看。从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内容和寓意。

该漫画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一、学生家长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分数,学生学习成绩尽管起点很高,但有了退步,仍受到家长的惩罚;学生成绩尽管起点较低,但有了进步,也受到家长的奖赏。虽然同样受到奖赏或惩罚,但两个学生的分数差异很大,这反映了家长对学生学习分数的态度。

二、学生家长的态度,其实反映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从更抽象的角度,这也反映了目前社会上对进步、退步的态度。

该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该题角度多样,层次丰富,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任何一个角度立意,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理清漫画要素关系 立意才更深

湛江一中语文科科组长、

湛江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胜韬老师

考生一定要全面理清漫画各要素间的关系。不仅要看到纵向的由100分到98分的责罚,由55分到61分的奖励,还要看到横向的甲100分与乙55分、甲98分与乙61分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在行文中准确地发掘主旨,使文章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比如,100分与55分比,可知道起点的高低;100分与98分比,可知退步的幅度;55分与61分比,可知进步的幅度;98分与61比,可知二人最终的差距。尤其是甲98分与乙61分的比较,注意到了这一点,就不难发掘出“得98分的甲被责罚,而得61分的乙却被奖赏”的原因。那么由此可以看出,奖赏和责罚的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于家长(或老师)所持赏罚的标准。

名家开写

即从国球话国足

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宋立民

作为资深球员兼球迷,看到“奖惩之后”的两组画图,自然想到了国乒与国足。

“名花岂不艳,栽培费灌溉”,可以说,乒乓球这种以手为主的智慧体操,是中国哲学的集中体现,快、准、狠、变、转、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称之为“国球”,恰如其分。加上举国体制的倡导、固若金汤的保证,现在几乎到了“独孤求败”的地步。为什么国际乒联的所有规则修改——胶皮分色、改大球、11分制等,全是针对我们?因为咱们“囊括”到了回回100分,得到98就要挨耳光的地步。亚军就是耻辱,不是吗?巴黎世乒赛王大力负于施拉格,丹麦赛郝帅负于苏斯而没有包揽前四,都成了“历史的遗憾”,更不必说“千年老二”王皓三获奥运亚军而“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了。“皎皎者易污,尧尧者易折”,“东方不败”的神话无法持久,所以,“98还挨打”成为幽默的遗憾。

反观国足:“你总是脚太软,脚太软,独自一个人带球到被抢。你无缘无故地推倒一个人,我知道你根本想都没有想……”人家身上涂抹着近三十年的口水,那幅“55”分的考卷,几乎就是“呜呜呜”振翅悲鸣的隐喻。然而,2001107212117秒,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国足1-0击败阿曼,提前两轮拿到亚洲区第一张入场券,成为2002年韩日世界杯第20支出线队。即刻举国欢腾,以至于不少球迷涕泗横流,泣不成声。作为采访记者,看到万人齐唱“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别说61分,即便给610分的心都有。如今15年过去,回头看看,确确实实该“谢天谢地谢人”,再也碰不见那样的鸿运——韩日不参加预选,抽签又避开了几乎全部“强敌”,似乎是白岩松说不是“冲出亚洲”而是“抽出亚洲”——打61分已经不少。然而,收到的是香吻,是“么么哒”,距离100还有39,前途无量!不知道乒乓球、羽毛球、举重等“金牌大户”作何感想。

不能不佩服出题老师,人家真是“有故事的人”,简简单单两组图片,就变个发型,连唇印与掌印都不用变,却是活活画出一部《道德经》: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曰“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熟虑深思,以少胜多,气吞万里,高屋建瓴,万类霜天竞自由。只是,不知道天真烂漫的考生们能否洞悉出题老师“即从国球话国足”的娱乐精神?

分数之惑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湛江日报副刊部原主任陈迅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我就觉得自己像一只陀螺,天天转个不停,不能自已。上课认真,做作业认真,课外阅读也认真,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班上前几名。我知道,只要稍一松懈,转速就会降下来,接着就立不稳、倒下,掉队!我爷爷在世时说,他年轻时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小车不倒只管推”。我是“陀螺不倒只管转”。上了初中后,我更下定决心不怕转晕,只要将来能转进名牌大学。

爸妈对我的学习抓得很紧。妈常常对我说,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特别是我这样的小个子,没力气没知识,拿什么去竞争?现在的社会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不论个子高矮,论知识。有时候妈还拿爸作“参照物”,说我爸本来是个人才,但文凭“含金量”低……在一旁的爸满脸尴尬,转过身去“咕咕”地抽水烟。过了好一会儿,爸才转过脸来,严肃认真地对我说:“记住,分数才是硬道理,别的都不算!”

每次我考试得了100分,我家就像过节一样。妈是个自学成才的厨师,鸡鸭鱼肉做一桌好菜,还用药材炖汤给我补身体;平时不喝酒的爸要喝上一杯,还给我也倒上小半杯。妈隔着饭桌数落爸,说爸没本事教孩子读书,有本事教孩子喝酒!我不喜欢酒的辣,抿了一口就放下。爸仍然高高兴兴。

但是,好马都有失蹄时。有一次期中考试,数学我只考了98分。试卷拿回家,爸的脸色就阴了,责问我为什么。我说不为什么,只是不小心搞错了2道选择题。爸瞪起眼:“你怎么可以粗心高考时差2分你就会从一本被涮到二本你你你”我爸一生气说话就没有标点。我在心里嘀咕,不就是少了2分吗?再少也比楼上的小强高分。

小强跟我一间中学,同级不同班,这一次考试他得了61分,比上一次考试多了6分。他爸妈很高兴,许诺他期末能考80分,全家就一起到东南亚旅游。小强这家伙早就对那里的榴莲、大龙虾垂涎三尺了。

高考虽然“分数才是硬道理”,但只是录取时有用。高校不是分数制造厂,而是全方位塑造陶冶道德情操的地方。分数高上天去的人,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个人渣。

以分数论英雄?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原《散文世界》常务副主编符昆光

孩子成绩由100分降到98分,学生被家长惩罚;孩子成绩由55分升至61分,得到奖赏。在中国式的教育环境里,这组漫画无时无刻在上演。这种片面追求分数的社会风气,与我们整个社会追求GDP的风气同出一辙,都是后患无穷。

长期以来,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总是以升学率为最主要标准,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上了,会得到领导的肯定和升迁,荣誉、奖励接踵而至,群众赞声一片,学校威名远扬;升学率降了,会受到批评和责难。加上就业的压力,考取名校成为家长的追求,分数成为大多数家长判断孩子前途的唯一标准。

面对成绩至上分数第一的残酷现实,为子女“以后的幸福”, 家长从幼儿园开始为孩子设计好宏伟蓝图,战争从选择名校开始。家长担心孩子成绩下降,为孩子报辅导班、高薪聘请家教等。对父母的精心安排和学校的严格管理,不容学生有丝毫的质疑与反抗。众多学生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被迫与素质教育分道扬镳,万般无奈地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搏杀,即使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实行“素质教育减负”成为最大空话鬼话。就像改革开放之初,随着“金钱至上”的各种论调的出现,为了获取丰厚的财富,一些人铤而走险,不择手段,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勾当。这种现象,折射在学校里,“唯分数论”,就不足为奇了。

以分数论英雄早就被批得体无完肤,但追求智育,淡漠德育依然故我,而学生的道德品德每况愈下,利益至上,毫无回报社会之心,不知感恩,缺乏同情心,对弱势群体毫无怜悯之心,自私冷漠,唯我独尊却是不争的事实。培养出这样“高分”的“英才”,与追求具有很大破坏力的高GDP有何差异?

若长此下去,我们的民族的危险了。

不唯分数是瞻

湛江市第二中学高二级教师尹晓峰

漫画中,在前后两次考试中分数或减或增,便使得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受到了家长或肯定或否定、或鼓励或责打、或罚或奖的悬殊对待。

漫画中的场景其实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甚至亲演某一角色:拿到高分或成绩进步的,脸上便印上了温热的唇印,分数退步或不及格的,脸上便留下了热烫的掌痕。不少家长和教师片面追求分数,忽视孩子成长的其他方面,而是简单粗暴地将“分数”视作成才的标准,这个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如不及时纠正,孩子便难以成才,家庭难言幸福。从这点来看,能读这幅漫画犀利的讽刺味道,读到深刻的时代意义。

现实中,人生时刻存在比较,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太重要了。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奖励、快乐,对于升学的同学来说,甚至带来锦绣前程、美好人生。有成功者,便有所谓的失意者。有的学生因为分数不理想心生自卑,有的学生因一分之差而痛哭伤心,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没考到理想分数而绝望自杀,“分分分,真成了学生的命根”。今年2月,武汉一15岁学霸女孩因期末考试不理想,离目标差几分想不开,竟从18楼家中跳下当场殒命。悲剧发生时,家长一切的追悔自责都无可挽回了。不少类似极端的事例频见报端,徒留唏嘘痛心而已。

学生的分数牵动家长的心,若处置不当,会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紧张,甚至发生悲剧。数年前,浙江金华发生一起家庭惨剧:因不堪其母的严格管束,17岁的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将母亲活活打死。事后人们了解到,徐力的母亲平时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非常严格,每门功课不得低于90分,否则就会严加斥责。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最终心理失衡了。触目惊心的事例令人沉思,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我们的家长怎么了?分数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孩子的奖与罚不能简单粗暴地唯分数是瞻,分数只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爱迪生一生只在小学校园里读过三个月的书,并被老师认为智力低下,但他刻苦自学,勇于尝试,百折不挠,成为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马云经历两次高考落榜,直到第三次走进考场才勉强入读杭州师范,最终却奋斗成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若以分数论,他们二人又不知要挨上多少巴掌?再如曹雪芹、顾炎武、黄宗羲、蒲松龄这些伟人全是当时落第秀才,若以分数论,他们怎能青史留名?

人才评判的标准不能只唯分数。当人们的眼中只有分数的时候,他们的价值观也就贫乏得只剩分数,“分高者则优,分低者则劣”。在“唯分数论”的指挥棒下,孩子的个性发展被扼杀、兴趣天赋被漠视、人格教育被忽视,教育流水线培养出的只是应试教育的速成品,整齐划一却特性全无,做题娴熟却实践的麻木,学历节节登高却人格不健全。

“唯分数”不破,素质教育便难立。教育本身并不是为了追求分数,其真正意义应在于使受教育者自身得到不断完善的技能和品格。

“唯分数是瞻”当休矣!不必谬赏滥罚

湛江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第一中学语文科科组长 孙胜韬

甲最初考试拿百分得到了奖赏,接下来考试得98分却遭受了惩罚;乙56分被罚,61分却被奖。审视漫画,我陷入沉思。

为什么优秀的学生仅仅退步一点点就受罚?又为什么不及格的学生达到了及格线就有了奖赏呢?

原因众多,我只想就短视的教育理念和畸形的教育方法导致的谬赏滥罚谈谈我的看法。

任谁都知道,奖罚是管理的必要手段。可是,它不是万能的手段。把它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就很不稳妥。孩子的成绩升一点,就大奖特奖,降一点,就惩罚有加,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急功近利,是教育者的谬赏滥罚。或许有人反问我,进步得奖赏,退步受处罚,这很正常啊。其实不然。奖罚有其适用范围,如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等。但在孩子的学习上,尤其是35分成绩的增减上则不合适。35分成绩的增减既不证明其勤懒,又不表明其优劣。以此奖罚,必定培养孩子的浮躁之气,虚荣之心,功利之欲。当孩子是孩子时似乎没什么坏处,但孩子一旦走上社会,则危害立现。有了成绩,要邀功;做了错事,怕被罚。邀功不成,则耿耿于怀;怕被罚,则投机取巧。现今社会许多人就是因眼睛盯着赏,心里恐着罚而作奸犯科。即使不犯罪违法,也首鼠两端难成材器。

世间万物都有兴衰、荣枯、消长、起伏。孩子成绩的升与降都属正常现象。升,应惯看;降,当等闲。只有不以升喜,才能不以降悲。这不仅是家长给自己一个平和,也是许孩子一个坦然。最少,不使孩子戚戚于世俗,汲汲于利禄。如果家长们能够慎赏敬罚,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们,则他们身有绅士之仪,心存君子之度的日子就不会遥远。

想起一个故事,大意说两个孩子同时学画,一个所画的每幅画家长都保存起来,一有机会就拿出来向他人炫耀。小画家也在别人的赞美中成长,不久举办个人画展。而另一个,所画的每一幅画都撕掉丢弃,每一天都重新再来。若干年后,办画展的孩子“泯然众人矣”。而毫无名气的第二孩子横空出世,惊艳画坛。究其原因,无非是前者太在意世人的赞美而满足了。后者看淡一时的奖赏与赞美因而宁静内心终至登峰造极。

魏微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老不可满。”就是告诉我们,人要坦然,要淡定,只有这样,才能成材成器。家长们谬赏滥罚,的确与真正的人才培养背道而驰。

所以,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切勿谬赏滥罚。考试成绩35分的得失无关痛痒,不影响孩子成才,倘因谬赏滥罚而培养出一个心地狭窄、眼界局促的后继者来,则损失大矣,此不可不慎。


(来源:湛江晚报)

农村户口报读中专
学费全免

前来报名的同学,请提前致电招生老师3305186或钟老师13692356383预约,我们需安排接待!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