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专访

发布时间:2018-05-23 13:46:17 信息来源:湛江市教育局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2017,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新举措

民小编说:走进郑富芝司长的办公室,脑海中的问题不断涌现。基础教育二司分管课程、教材、教改等诸多与内涵发展直接相关的工作。


在新的一年中,大家关注的课程教材、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等问题,会有哪些大动作和新思路呢?


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抓落实




《人民教育》:我们记得去年采访您时,您用“绘制发展蓝图”来定位2016年制订的三大计划: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特殊教育二期提升计划、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攻坚计划。请问2017年,对此又有何新的部署?


郑富芝: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教育部加快推进学前、高中和特殊教育普及发展。如果说2016年是“绘制发展蓝图”,那么2017年便是开始实施蓝图。通过动员、部署、实施、指导,将这三个“计划”落实下去。可以这样说,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抓落实。


实施学前三期行动计划和特教二期提升计划,它表明了国家的态度和决心。要给整个教育战线传递强烈的信号:这两块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必须坚定不移,我们距离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一定要继续往前走。


今年教育部将启动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落实“一人一案”精准施策,以区县为单位建立台账,逐一解决实名登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2010年以来,国家连续实施两期三年行动计划,学前教育资源加速扩大,入园难问题初步缓解。但学前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普惠性资源依旧不足,幼儿园运行保障和教师队伍建设等相对滞后,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尤其薄弱。2017年,教育部将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人民教育》: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提出“在加快发展基础上,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那么请问郑司长,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路径有哪些,又有哪些普惠手段?


郑富芝:今年以及整个“十三五”期间,学前教育发展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理顺学前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学前教育究竟谁来办、谁来管要逐步理清。现在很多城市里街道幼儿园不知道算什么幼儿园,算公办的政府不给钱,算民办的又不属于任何人。属于中间地带,长期下去会出问题,所以要把体制、机制的调整作为‘十三五’的重点工作。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之前,必须要理清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机制。


二是继续扩大资源,有效应对二孩政策和人口流动带来的入园难问题。面对大量的民办幼儿园,怎样让老百姓上得起,又能让民办园质量提升?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地方扩大普惠性资源,把民办园变成普惠性幼儿园,让老百姓能够上得起。


同时还要抓保教质量。推进各地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体系,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力量,强化对各类幼儿园特别是薄弱园的专业指导。


幼儿园问题老百姓非常关心,国家在学前教育上的部署最终是为了老百姓,这些事情跟民生关系非常大,必须要解决好。



以攻坚为契机,带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人民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又要求高中教育要有所突破、创新。请问郑司长,教育部对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的思路是什么?


郑富芝: 今年,教育部将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支持力度,着力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普及程度。


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总的思路是以攻坚为契机,带动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非常好的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同有关部门一起来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人民教育》:我们注意到,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文件中不再提非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高中阶段教育为何提“普及”而非“免费”?


郑富芝:加强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思路是多做“雪中送炭”的事,重点解决上不起学困难家庭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困难群体、困难地区的精准帮扶。


国家的财力毕竟有限,有限的财力该往哪里投放很重要,除了资助经济条件困难、上不起学的家庭,有限的财力还要更多用于提高教学质量上,改善教师待遇上。


办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是教师。我们对教师的重要性有深刻体会,在课程、教材改革中,教师是一个“桥梁”。教育方针、改革举措再好,进入学生的头脑里必须要有“桥梁”。如果教师没有积极性,没有转化能力,再好的设计、理念都是空话,所以有限的财力要多投入到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加强教师培训上。




《人民教育》:请问未来如何真正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郑富芝:高中多样化的方向是肯定的。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中多样化要同高考改革结合在一起,通过新的制度设计,真正实现多样化。如果找不到载体,时间长了就变成口号和形式。方向对,关键要可行,不然永远就是口号。


因此,不能简单把多样化变成学校的一种行为,也不是单纯办体育特长班、艺术班,而是适合每个孩子的多样化。


怎样能够适合每个孩子,需要设计清楚,从哪里开始设计?要从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增加选择性开始,学校提供不同的课程,适合不同的孩子。


每个孩子不一样,那自然就需要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通过高考改革、增加课程选择性实现多样化的落地问题,不是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是适应不同学生发展呈现的多样化,这才是多样化的本质。



2017年是大力加强教材建设的年份




《人民教育》:2016年,两个“课程标准”引发关注。一个是教育部发布实施了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次专门为残疾学生制定的系统学习标准。另一个便是已经修订两年多的《高中课程标准》,请问郑司长,《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要解决什么问题?

郑富芝:落实“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必须找到真正的载体。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把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归纳为“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党的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细化为中观层面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实到课程标准,进入教材,教师拿着这样的课标、教材,到课堂里教学生,立德树人的目标才能真正落地。


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是怎样把“核心素养”落到每个学科当中其次是研制高中教育的质量水平层次。这个标准里要把“核心素养”融进去,把质量层次划分出来。第三是做好与新高考的衔接。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例如,高考科目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里怎样设计,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怎么设定?学有余力、有潜质的学生,怎样在更高层次上为他们提供机会或学习内容?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课程标准修订中解决。




《人民教育》:教材体现国家意志,2016年,完成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16册教材编写工作。今年教育部还有哪些部署?


郑富芝:教材改革要切实保证教材的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2017年将是一个大力加强教材建设的年份,主要有“三套教材”正在部署:


一是义务教育三科教材。今年抓紧完成义务教育三科后续册次教材的编写审查,统筹推进三科教材的使用。


二是普通高中教材。今年将启动普通高中教材编修工作,精心组织,严格审查把关。


三是特教学校义务教育教材。依据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加快组织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审查,确保2017年秋季学期起始年级投入使用。



全面推开中考改革




《人民教育》:请问2017年,考试招生领域有哪些改革重点?围绕配合新高考,基础教育领域又有哪些相关配套文件要完善?


郑富芝:2017年,考试招生领域“两项改革”是重点。一是稳步推进中考改革。指导各地逐步建立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模式。二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高考改革对高中的影响最大,高中承受的压力也最大。高考改革是全方位的,意味着育人模式、教学方式、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方式都要改革。按照高考改革的要求,要评价综合素质,基层学校不会做怎么办?选课走班教学,基层学校不会组织、管理怎么办?给学生提供选择性非常好,但学生不会选怎么办?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求对学校、学生指导的措施跟上。我们国家区域差别很大,不同高中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差别很大,每所高中都会准备高考,怎么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一类、每一所学校?


2017年,配合新高考,基础教育领域要出台三个文件:《高中教学管理改革指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学生发展指导纲要》。三个配套文件重在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能够适应不同地域和学校的实际。




《人民教育》:今年推进中考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郑富芝:2017年,中考改革要全面启动。今年上半年,各省、市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并向教育部备案。然后各省、市要选择一部分地市进行中考改革试点。


中考既要强调统一,又要突出因地制宜。重点集中两个方面:一是要在改革的价值导向上坚持素质教育。初中,我们不主张过度地选拔和竞争,关键还是把每个孩子的基础打好。国家的基本教学要求必须要达到,在此前提下,各地可以有一些特色。


二是综合素质评价纳入整个录取环节,权重、比例可以有所区别,但一定要符合这个方向。如果还是看分数,改革就没有意义了。从目前设计来看,中考是“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合”是作为一个依据,是硬性要求。当然各地要选择部分地市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开。



教育信息化,关键要看育人效果




《人民教育》:请问郑司长,2017年,教育部在推进教育信息化上有没有新思路和新举措?


郑富芝: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思路是明确的,就是抓信息技术与育人、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的融合。目前阶段,信息化的应用是如何做到更有效果、更能解决问题。2017年之前,我们连续开了四年的现场会。四年之后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我们正尝试换一种方式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四年现场会的基础上,要研究有没有比现场会更好的方式把这项工作更深入地推进下去。教育信息化,更重要的是看效果,不是简简单单、浅层次的融合,更需要深层次融合。深层次融合的关键就要看它的育人效果。


2017年,我们要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完善晒课、推荐、遴选程序和要求。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开展精品优课展示和教研在线会客室等活动,开展“看优课、学优课”活动,引导中小学教师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实施应用典型培育和推广计划。加强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研究。总结推广一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




《人民教育》:谢谢郑司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  施久铭  冀晓萍

农村户口报读中专
学费全免

前来报名的同学,请提前致电招生老师3305186或钟老师13692356383预约,我们需安排接待!

在线客服